AYX·爱游戏-乔睿琪美国训练营归来,笑谈饮食差异更念中华美食
结束洛杉矶高原训练营的行程后,乔睿琪于本周二下午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她一身运动装束,神采奕奕,面对前来接机的媒体显得轻松愉快,刚刚经历了强度不小的海外集训,乔睿琪的整体状态保持得相当不错,AYX·爱游戏这也让人对她接下来的赛事表现充满期待。
本次美国集训是乔睿琪运动生涯中第二次长时间在海外备战,与上一次相比,她认为最大的变化并非训练内容,而是生活细节的体验。“训练安排其实大同小异,技术细节的打磨、体能储备、专项力量,这些国内外现在差距并不大,但说到吃饭,那可真是每次都有新‘体验’。”她笑着说道。
乔睿琪回忆,本次集训地选在了洛杉矶的一处专业训练中心,食宿均由团队统一安排,尽管营养师为她制定了详细的膳食计划,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微量元素的科学配比,但食材选择和烹饪方式仍与国内大相径庭。“早餐几乎每天都是燕麦、鸡蛋、牛奶和一些冷餐肉,中午和晚餐也以烤鸡胸、意面、沙拉和牛肉为主,种类比较固定,而且口味偏清淡,酱汁的使用也和国内不一样。”
她特别提到,自己是四川人,习惯了麻辣鲜香的家乡味道,即便作为运动员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但中餐的丰富层次和烹饪变化是她始终习惯的。“我们的食堂会准备清蒸鱼、白灼菜心、冬瓜汤这些,既健康又好吃,但在那边,连续几周吃下来,真的会特别想念一口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或者一碗白粥配酱菜。”
这并不是乔睿琪一个人的感受,不少中国运动员在海外训练或比赛时,都曾公开或私下表达过对中餐的想念,毕竟,饮食不仅是能量的来源,更是一种文化的归属和心灵的慰藉,长期在异国他乡高强度训练,一口熟悉的家乡味,往往能缓解不少压力。
而从运动科学的角度来看,饮食适应也是运动员海外集训的一大挑战,专业营养师李强(化名)指出,“运动员的肠胃习惯和味觉偏好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突然切换到另一种饮食模式,即便营养达标,也可能出现适应期反应,甚至影响状态。”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国运动队出国比赛或集训时,常常会随队配备中餐厨师,或与当地中餐馆合作,力求在科学膳食与口味习惯之间找到平衡。
乔睿琪也强调,自己并不是在抱怨。“集训的整体安排非常专业,我也很感激这次机会,只是饮食上的差异让我更加意识到,我是多么喜欢中国的美食和文化。”她坦言,这次经历反而增强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尤其是在国外待久了,会更觉得咱们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随着中国体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动员“走出去”训练和比赛已成为常态,如何在高水平竞技交流的同时保持生活与心理的稳定,是运动员和保障团队共同关注的课题,乔睿琪的这段小插曲,恰恰反映出中国体育事业走向世界过程中的一个微观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嘴上说着“美国的饮食不一样”,乔睿琪在训练中却丝毫没有松懈,根据随队教练的反馈,她在本次集训中重点提升了跳马项目的起跳技术和自由操的落地稳定性,训练数据较出国前有明显进步,此次海外集训也为她下半年的一系列国际赛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结束采访前,乔睿琪还打趣地说,回国的第一餐已经想好了——“必须得是火锅,清汤的也行!”而她脸上的笑容,已然说明了一切。
饮食是文化的纽带,也是情感的寄托,对于这些常年处于高强度训练中的运动员而言,一份熟悉的味道或许就是最好的鼓励,而乔睿琪,已经带着这份期待,继续奔向下一个赛场。
评论留言